数智时代下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智慧碰撞 ——第十一届全国创造力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06-16

数智时代下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智慧碰撞

——第十一届全国创造力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

 

2025613日至15日,第十一届全国创造力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隆重举行。本届会议由中国创造力研究协作组、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心理学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汇聚了全国23个省份77家高校单位的99名专家学者及130名研究生,共同探讨数智时代的自主创新与人才自主培养这一核心议题。会议设置5场特邀报告、14场主旨报告、48个平行论坛及专题工作坊,旨在通过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download.png


特邀报告——顶尖学者共绘创新蓝图


本次研讨会特邀位顶尖学者,从思维科学、教育革新、评估体系及神经机制等维度展开深度对话。

 

钱旭红院士量子思维与创造力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量子思维与创造力为题,提出突破传统线性思维的革新路径。他指出,量子思维的整体性、叠加性、纠缠性和不确定性特征,为破解教育标准化困局提供新视角。钱院士强调,老子思想中的道法自然与量子思维不谋而合,倡导通过超限创造理念,培养兼具东方智慧与跨界能力的创新人才让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激发最大创造力。

 

 download.png

华东师范大学钱旭红院士作特邀报告

 

袁振国教授创造性与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教育科学院原院长袁振国教授在报告中指出:传统教育模式可能遗漏天才。他呼吁警惕传统标准化教育和考试制度对创造性人才制。袁教授提出,人工智能为个性化教育提供技术支撑,未来教育需从知识灌输转向潜能激发,通过选择性课程体系助力学生个性化发展。


download.png

 

  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作特邀报告

 

蒲戈光教授:创造的逻辑与人工智能神话

 

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蒲戈光教授从计算机科学角度探讨了创造力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强调真正的知识创造需要知识积累和突破性发现来实现。

download.png 

华东师范大学蒲戈光教授作特邀报告

 

庞维国教授PISA的创造性测验及其启示

 

中国创造力研究协作组组长、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聚焦国际教育评估前沿,深度解析由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0年发起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验(被誉为“教育界的世界杯”)的新进展。庞教授指出,2022年,PISA测验首次引入创造性思维测验而我国的高考近年来也增加了创造性思维考核的模块。他肯定PISA推动创造力研究国际化的价值,特别强调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认识人类创造性的重要意义,倡导通过专业对话推动创造性评估的科学发展。

 

download.png 

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作特邀报告

 

罗劲教授创造性高阶学习的低维编码过程

 

中国心理学会秘书长、首都师范大学罗劲教授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分析了强学习与弱学习的差异。通过脑成像实验发现,强学习如高强度刷题,会导致大脑“偷懒”,阻碍创造性思维;而适度遗忘的弱学习,更有利于创造性思维,海马区呈现低维编码特征这一发现为改变以高强度记忆刷题为特点的学习方式、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神经科学依据。

 

download.png 

首都师范大学罗劲教授作特邀报告

 

主旨报告——多元视角下的创造力探索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师保国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段海军教授、南开大学周详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罗俊龙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梁正、上海交通大学马跃副教授、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裴怡来博士中幼联(北京) 国际教育科技研究院程淮教授等专家应邀做了大会主旨报告涵盖创造力研究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应用,展示了多元视角下的创造力探索

 

中国发明协会院士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首任专家、学前创新教育分会会长、幸福泉教育创始人、大会主席团成员程淮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发现天赋行为 激发创新潜能——数智时代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211整体解决方案的主旨报告。该报告由程淮教授和幸福泉(北京)国际人工智能科技公司CEO程皓宇联合撰写发布。

程淮教授AI时代教育应面向全体儿童,以毕业即创业为目标(应对毕业即失业的最优解)以发现天赋行为,激发创新潜能为基本路径,通过创新教育用真爱唤醒最爱,使儿童成为能够开创自己独特价值领域的创造者,成为创造出只有自己才能胜任的职业所热爱的事业既能有所创造、又能度过幸福人生

"211整体解决方案"AI技术解决方案与工具。包含2AI技术系统、1个巧思创新教育体系和1个成果展示平台,构建儿童-教师-AI"三元学习互动赋能"模式,实现不争第一,创唯一的成才策

 

download.png 

中幼联(北京) 国际教育科技研究院程淮教授作主旨报告

 

会上,教授公开发表了天赋到创造的幸福人生七阶跃升理论模型通过兴趣引导、目标锚定、实践迭代,最终实现从天赋到幸福的完整闭环。

程淮教授认为,天赋发展为创造才能,绝非一蹴而就。它是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例如:
        

download.png

 

这七个阶段环环相扣,兴趣是火种,乐趣助燃烧,志趣定方向,志向赋使命,事业筑根基,创造显价值,最终抵达幸福的彼岸——一个由热爱驱动、才能支撑、价值实现的幸福人生。每一步的跃升,都是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而体现问题解决的底层逻辑和最基本的方法规则、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创造性最优问题解决理论和方法论——巧思法(QEOSA)则是实现七阶跃升的关键方法和工具。当亿万儿童都能循着兴趣-乐趣-志趣-志向-事业-创造-幸福的路径,找到并活出自己的唯一,他们将不仅拥有抵御AI浪潮的方舟,更能亲手开创一个更加丰饶、温暖、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程淮教授的报告引起与会专家的强烈共鸣。有专家表示,程淮教授的幸福人生的七阶跃升理论,是应对少子化和人工智能时代社会焦虑的具有洞察力的成长路径,展现了天赋从萌芽到卓越创造的完整闭环,具有科学性、普适性与实践价值。

 

圆满闭幕——创新之光照亮未来教育


本届研讨会不仅展现了我国创造力研究的学术厚度,更凸显了数智时代下教育变革的紧迫性。

幸福泉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深化产学研合作,探索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创新路径,为人才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至此,本次大会圆满落幕!

 

download.png 

大会合影